这个春节,消费市场经历了一场狂欢,节后又恢复了平静。无论是个人还是商业世界,都期待在这个疲惫期收到一些令人兴奋的消息。
2月23日晚,瑞幸咖啡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。
财报显示,瑞幸咖啡2023年总收入为249.03亿元人民币(约34.5亿美元),同比增长87.3%,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;营业利润为30.26亿元人民币,相比2022年实现翻倍增长。
事实上,瑞幸在去年二季度在营收层面已完成对星巴克中国的超越。而此次全年业绩的弯道超车也意味着国产咖啡品牌迎来了关键时刻。
从“星巴克入华”带来现制咖啡的启蒙,到如今以瑞幸为代表的国民咖啡品牌将咖啡真正带入大众平价年代,星巴克长期占据头部市场地位。如今,一强独大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,国产咖啡品牌将在未来占据更大的话语权。
营收成绩外,瑞幸的强势增长也体现在门店规模上。在餐饮零售行业,拓店速度和单店表现是反映商业模式正确与否最直接的指标。瑞幸财报显示,全年净新开门店数超8000家,截至2023年末,门店总数量达到16248家(包含30家新加坡门店),其中自营门店数10628家,联营门店5620家,而同期星巴克中国门店数为6975家。
从最先成为咖啡玩家中的“万店品牌”,再到收入层面的全面突破,瑞幸用了六年多的时间。可以说瑞幸经营模型的不断迭代,既实现了自身的稳健发展,也对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走势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。
从财报上看,2023年,瑞幸实现总净收入249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。
不同于门店及收入的猛增势头,瑞幸的利润率出现进一步下滑,反映出其盈利能力受到“9.9价格战”的侵蚀。随着库迪带头打响“价格战”,瑞幸去年第三季度宣布将9.9元优惠常态化,这场优惠风潮也引来不少咖啡乃至茶饮连锁跟进。
财报显示,在美国会计准则(GAAP)下,瑞幸2023年营业利润为30.256亿元人民币,营业利润率为12.1%,高于2022年的8.7%。尽管如此,若从2023年第四季度来看,瑞幸当季营业利润为2.127亿元人民币,营业利润率为3.0%,低于2022年同期的8.5%,也远低于2023年第二、三季度的18.9%、13.4%。
在会上回应利润率大幅下降的问题时,郭谨一表示,基于公司持续回馈客户和拓展市场的战略决策,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,产品组合结构调整,四季度的利润有所回落,“这既是行业的客观规律,也完全符合公司的战略预期,我们对本季的业绩成果总体满意”。
他又指出,中国咖啡行业正处在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,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,发展格局远未完全成型。基于以上判断,瑞幸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持续聚焦客户价值,希望通过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,并采取更科学、更友好的定价策略,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,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,持续提升消费频次,将会坚持目前的发展策略和定价策略。
为什么“巨头们”会对门店规模及拓店速度如此重视?
一方面是为了在市场中快速占据更多份额,拥有更多的门店可以提高品牌曝光率,让产品更加接近消费者,提高品牌知名度;另一方面出于经济效益,门店的规模及覆盖点位、密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订单量及盈利能力,增加门店数量可以扩大销售额,降低成本,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率。
下沉市场以及海外市场正在成为瑞幸咖啡发力的新方向。
瑞幸咖啡的海外市场布局已初见端倪。数据显示,瑞幸咖啡在2023年成功布局海外市场,2023年新加坡门店总数达到30家。郭谨一在此前的2023年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,未来瑞幸咖啡将持续布局海外市场。
下沉市场亦成为瑞幸咖啡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。郭谨一表示,随着中国咖啡市场竞争加剧,瑞幸咖啡会持续加密高线城市门店数量,同时,通过联营模式加速拓展下沉市场,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新的发展方向也指向消费者需求的方向。长期来看,下沉市场将为中国咖啡市场的市场容量带来成倍的增量,但短期来看,伴随着价格战的持续,以及大量咖啡门店的出现,下沉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。同时,在下沉市场中,部分咖啡品牌尚未拥有足够忠诚的消费群体,大量新品牌的出现容易加剧消费者分流的风险。
下沉市场有望为瑞幸咖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,同时下沉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习惯可能与高线城市存在差异。因此需要品牌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精准定位。同时,企业还需要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、运营能力和市场洞察力,来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。
从快速上市,到因财务造假曝光而退市,再到濒临破产边缘居然又能重新崛起,瑞幸咖啡是一部中国咖啡市场的励志剧,也是一本企业发展启示录。期待越来越多的品牌能够像瑞幸咖啡一样,实现自我超越,取得亮眼的成绩。
2024年,期待与您相约,共同探讨企业的发展之道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企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!
深圳市逸马科技有限公司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400 032 3208
电话:0755-28890046
邮箱:cca@fh01.com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数字创新中心C座48楼
扫描二维码访问微信公众号